- 董晓娟;曾立;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前沿颠覆性技术突破。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组织模式,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制保障。当前,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必须着眼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统一,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要求,探寻新型举国体制赋能的机理与路径。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是“党的全面领导—创新主体协同—市场和政府结合”三位一体,关键是“前沿科技突破—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三者并重,重点是突破“核心技术创新的主体协作有待增强、要素高效配置的政企关系亟需理顺、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亟待完善”等现实障碍,以创新主体密切协同打造科技引擎,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夯实要素支撑,以积极有效的规划政策建强产业载体,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保障。
2025年03期 v.43;No.265 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孟佳辉;刘纪达;王健;
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与同步提升,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构建并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健全建设工作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有重要意义。研究梳理了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历史阶段演变过程,围绕军民和军地关系分析了新时期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军地双螺旋框架,基于“结构-功能”视角在组织和制度层对军地协调体制机制进行内涵解构,并面向实践从“螺旋上升”路径导向、“环境交换”模式特征和“速度匹配”策略设计三个层面提出巩固提高一体化建设的过程迭代原则,健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机制。
2025年03期 v.43;No.265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孙磊华;梁正;张亚东;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攻坚战。目前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领域的研究视角众多,但各视角间仍缺乏有效对话,缺少整合性分析框架。为此,(1)借鉴信息熵的概念与思想,综合战略属性、知识基础、技术体系与竞争属性等不同研究视角,构建出一个能集成多种理论知识且可实现统一测度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综合框架;(2)利用熵值法评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指数,并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证分析其特征,结果发现,我国“战新”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水平下滑明显,且存在显著的产业分异与区域差异;(3)结合实践调研,从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产业集群、国际发展与人才需求等方面,系统诊断当前我国“战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4)从制度优势牵引、创新生态重构、双链融合深化、集群治理升级、国际竞合创新、人才一体发展、敏捷治理突破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战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策略建议。研究提供了可集成各研究视角优势信息的方法,相关研究结论可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指导。
2025年03期 v.43;No.265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任志宽;江笑颜;郑茜;郭树森;
创新链生态主导力是基于中国科技政策实践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以“中国式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展现,是新形势下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方向。当前,学术界对这一新概念关注不足,理论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相比之下政策实践进展显著。创新性提出“创新链生态主导力”这一概念框架,按照“理论基础—概念提出—内涵特征”的分析框架进行逐层解构,梳理创新链生态主导力的理论脉络,廓清创新链生态主导力的概念内涵,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启示。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创新链管理的策源框架,为我国实现全产业链安全可靠提供新的方向指引和政策工具。
2025年03期 v.43;No.265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